13。11,数据处理13 11。1、原始观测资料应符合规范和设计书规定的精度要求。才能保证分析结论的正确性和可靠性.13,11,2,在有稳定基准点时应优先采用固定基准按经典方法进行约束平差.采用重心基准按秩亏网平差或采用拟稳基准进行拟稳平差,都是动态基准,应谨慎使用。13,11,3,当两期观测值的较差大于2倍观测值中误差时,认为变形显著、小于2倍观测值中误差时.认为变形不显著.这里的观测值单位权中误差应取两期观测值单位权中误差的几何平均值,13 11、4.第13 11。3条是采用每一个点的中误差判断该点的稳定性 比较严谨 但是应用起来比较麻烦 本条提出了比较简单的判断方法,方便实用。严密性不及前者,13、11.5 业主往往在观测次数很少时,要求进行系统变形分析、本条明确指出应以10个以上观测周期的数据才能进行分析、这是为了保证分析结果有一定的可信度、当采用回归分析研究变形量s与时间t的关系时.可采用下列函数模型进行最佳拟合 1,直线,2、幂函数。3,幂函数。s.4。指数函数、1.5 指数函数 2,6,指数函数,s1。7、指数函数、s2,8、对数函数,1,9 对数函数,2,10.双曲线、1。11,双曲线。2。12,最大值函数,13.指数饱和函数,14.多项式13 11。6,工业厂区建构筑物竖向位移分析中 允许值和稳定性判断的临界值还没有统一的规定。对上海某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二十多年的观测数据、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得出表39的结果 该结果与现行规程。规范的规定基本吻合,必须指出的是,该表之值毕竟是根据特定地区的一个厂的观测资料得出的结果,因此只能作为参考,13 11 7 变形监测是一个重复测量过程.因此资料提交分为每期观测时提交和整个工程项目结束时提交两种方式 每期观测提交资料主要是当次观测结果报表、整个工程项目结束时 则应提交全面系统的技术总结报告.13,11 8、本条为强制性条文,当监测点的变形达到报警值或允许值时,表明监测对象开始进入变形危险期 随时可能会发生质量或安全事故,必须立即报告委托方。以引起重视 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