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工作控制平面测量9。2 1、工作控制平面测量可采用RTK.导线.极坐标和交会等测量方法,9、2。2。采用RTK测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解求转换参数时。模型残差。平面不应大于2。5cm,高程不应大于3,5cm,检查同等及以上级已知点时。平面较差不应大于7cm.高程较差不应大于10cm 2,工作控制平面测量可采用单基站或双基站测量,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9.2,2的规定。9.2,3,采用导线测量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9。2,3。1的规定、2。角度和边长观测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9。2、3,2的规定、9。2 4、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采用DQ6级全站仪,测回施测时。边长不应大于800m.正 倒镜测量坐标的较差 采场不应大于7cm。排土场不应大于10cm.2。采用DQ2级全站仪半测回施测时 边长不应大于1000m.水平角应用两个度盘位观测 较差不应大于10、高程应变换棱镜高测量两次,较差不应大于3cm,9,2,5.采用测角交会法测量时,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9,2,5的规定、9。2,6.采用测角前方交会或侧方交会法时,已知点不应少于3点。待定点的交会角应在30。120,之间,待定点坐标应采用平差方法计算。9 2.7,采用测角后方交会法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已知点不应少于4点 待定点的交会角不应小于30.待定点应位于4个已知点组成的四边形之内,待定点至已知点的最长边与最短边之比不应大于2、2,待定点坐标应采用平差方法计算,当概略坐标改正数大于0。2m时.应以改正后的坐标作为新的概略坐标 再进行平差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