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厂区施工控制测量 技术要求8。2,1,根据设计和施工现场条件。施工控制网可采用主轴线、建筑方格网.导线网和GNSS网等形式布设.8。2,2,施工控制网采用全站仪测量时。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8、2。2的规定 8。2。3.施工控制网采用GNSS测量时,其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8,2。3的规定。8,2。4 主轴线和一,二级网均可作为首级施工控制网。上一级网可作为下一级网的起算依据,也可越级布设,8,2 5。施工控制网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应与工程设计的建筑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一致 2.按主轴线布设时、长 短主轴线的方向应与主厂房或设备轴线的方向平行或垂直。轴线点的坐标应为0 1m、0、5m或1m的倍数,长主轴线宜布设在厂区总图整体布局的中部,3、按建筑方格网布设时,方格网边的方向应与主厂房或设备轴线的方向平行或垂直.方格网点的坐标应为0。1m,0,5m或1m的倍数,4。按导线网布设时 导线边的方向宜与主厂房或设备轴线的方向大致平行或垂直,5,施工控制网点宜布设在主要道路的交叉口、无地下管线一侧,并应避开架空管线支架和绿化带 8,2、6.施工控制点标石埋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标石埋设应坚固、稳定,能抗施工现场动态干扰。利于长期保存.2.有保护罐的标石宜呈梯形或台阶形,标石底部应埋入原状土中。顶面宜低于地面设计高程5cm.3。主轴线点和建筑方格网点标石埋设,应符合本规范附录F的规定.4.主轴线点和建筑方格网点的顶面应埋设不锈钢方格网板.尺寸不宜小于120mm。120mm、3mm,导线网点的顶部标志.可采用直径12mm的不锈钢圆柱 5,施工频繁地段的控制点标石,宜埋设保护桩,8,2、7,在施工阶段、应对施工控制网进行周期性复测和维护.并符合下列规定,1.受施工影响产生水平位移或竖向位移的点应及时进行复测 提供新成果,被破坏的点应及时恢复,联测。提供新成果.2。施工控制网复测和点位恢复测量的方法和技术要求。应与原测量等级的要求一致。3.复测周期可按表8 2 7的规定执行、根据施工现场情况和地基条件,可作适当调整,在软土地基和膨胀土地区,应适当缩短复测周期 主轴线和建筑方格网点定位8,2,8 施工控制网按主轴线和建筑方格网布设时.测量工序宜按控制点定位。施工控制网测量,平差计算 绘点位修正图 实地点位修正和检测等步骤进行.8,2,9、主轴线和建筑方格网点定位测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用作放样定位的起算点精度不应低于二级点、2 定位测量前。应对已知点的可靠性进行检查.当已知点的内精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以一个点作起算点 另一点作起算方位进行定位测量,3。主轴线点和建筑方格网点可采用极坐标测量 导线测量和RTK测量等方法定位。定位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误差不应大于5cm 全站仪测量8.2 10、施工控制网采用全站仪测量时 其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8。2 10的规定.8,2、11,当采用垂直角进行边长倾斜改正时。垂直角可按本规范五等全站仪三角高程测量观测的技术要求单向观测、垂直角小于等于3.时,应观测一测回,垂直角大于3.时,应观测二测回、8.2 12.水平角观测应符合本规范第4、4 7条的规定,8 2,13.数据处理应符合本规范第4、4,13条至第4 4,19条的规定.GNSS测量8、2.14、施工控制网采用GNSS测量时.其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表8,2 14的规定。8,2 15、外业观测数据处理应按本规范第4.2、10条至第4.2。14条的相关规定执行、并应满足本规范表8。2。3的要求。点位修正及检查8.2,16,主轴线点和方格网点应按平差结果进行实地修正。调整到设计位置,8、2,17、点位修正完成后,应对修正后的最终点位进行检测、可检测与修正点位相关的边长和角度,当按主轴线或方格网同等精度要求检测时、检测值与理论值的较差应符合表8 2 17的规定 8、2,18,经检测满足要求的最终点位.应钻1mm的孔、并用红油漆绘圆圈标识,对作废的旧点位应进行处理,8,2,19,建筑方格网点应绘点之记、点之记以方格网板为准,应注记最终点位到方格网板两相邻边缘的尺寸,mm.高程测量8.2、20。施工控制网点的高程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大型施工项目或有竖向位移观测的控制网点。宜按二等水准施测.2。一般施工项目的控制网点可按三等水准施测,小施工项目可按四等水准施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