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氰.化、4,8。1,保持氰化浸出矿浆的碱性 可减少氰化物的化学损失、但碱度过高不利于金的溶解.另外 温度也影响氰化物耗量和金的溶解速度,条文未作具体规定。一般在室温条件下就可以,4,8 2.粗粒金溶解缓慢,往往在设定的时间内金的浸出不完全而损失于氰化尾渣中,增加重选作业,目的是回收大粒金,金的粒度划分为,巨粒金大于0 295mm 粗粒金0,074mm,0,295mm.中粒金0.037mm。0.074mm,细粒金0,01mm.0,037mm 微细粒金小于0.01mm。4,8、3.由于硫化物未对金矿物形成包裹,氰化浸出液能充分溶解金,因此、不包裹金的硫化物的存在不影响金的浸出效果,可以得到较高的浸出率.4.8,4,浮选金精矿氰化.首先通过浮选作业使金矿物有效富集,大量抛尾。减少氰化作业处理量、节约生产成本及建设工程造价。浮选尾矿氰化 适用于金与硫化物共生关系不密切。可浮性差异较大、能够通过浮选作业优先回收部分有用硫化矿物.尾矿氰化浸出又不影响金回收的矿石。4。8。5、矿浆中氧的浓度是决定金溶解速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提高氧在溶液中的浓度及扩散速度会强化金的浸出,减少浸出设备数量 但要增加制氧设备 采用富氧浸出应通过试验及方案综合比较后确定 4、8,6。固液分离得到高品位的贵液是采用锌粉。锌丝,置换工艺的首要条件 在生产实践中采用。两浸两洗、二次贵液返回磨矿作业,浸前浓缩可减少贵液量 提高贵液品位,锌丝置换工艺会使金泥中含大量锌金属、冶炼除锌会对环境造成影响、提锌丝时劳动强度较大.大,中型氰化厂不宜采用,锌粉置换应进行净化除杂,脱除溶解氧可防止金,银反向溶解及锌粉氧化,4。8 7.炭浆法提金工艺可以取消固液分离、节省工程造价,如果矿石中银金比大于10 1 炭吸附银量过高会引起用炭量大,不利于金的吸附.用炭量大还会造成细炭量大而引起金的损失 对含有.劫金,矿物的矿石、炭浸法流程优于炭浆法流程。但炭浸法流程所需底炭量相对较大、存在载金炭量的潜在损失 大量金积在炭浸槽中.对资金周转不利 4。8、8。有机物和黏土矿物含量高的矿石易使活性炭污染,树脂吸附的选择性比活性炭差,但以其吸附能力强.吸附容量大的特性,较适用于从有机物和黏土矿物含量高.贱金属含量低的矿石中提取金 也有利于银的综合回收,4、8,9。堆浸法提金工艺主要环节是筑堆浸出和从浸出液中回收金。堆浸物料所含金能在碱性氰化液中溶解及渗流,通过不渗漏的堆底垫集中贵液,堆高要适应喷淋强度的要求、堆浸法具有投资省 成本低的优点,处理低品位矿石能取得较好的投资效益、4,8,10,难处理矿石是指采用常规加工方法不能有效回收金的矿石 难处理、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断改变、目前 难处理矿石主要包括,脉石包裹型.矿石中的金粒微细,很难通过细磨使金单体解离.硫化物包裹型,金被包裹在黄铁矿.砷黄铁矿等硫化物中、碳质物型。这类矿石在氰化浸出时金会被矿石中的碳质物从溶液中。劫取、耗氰耗氧型,矿石中存在砷,硫。铜.锑等杂质阻碍及影响金的浸出,通过预处理,可以使包裹金矿物的硫化物氧化,形成多孔状物料,除去砷.锑,有机碳等物质、改变其理化性能,从而使矿石易浸,4 8、11 矿石焙烧产生的烟尘对大气污染严重、氰化厂产生的含氰废水 废渣都会造成环境问题。应进行处理,常用的污水处理方法有碱性氯化法、酸化法等.4、8,12。本条为强制性条文。混汞法提金是一种简单而又古老的方法,它是基于金粒容易被汞选择性润湿,继而汞向金粒内部扩散形成金汞齐、含汞合金、而与脉石分离.经加热蒸馏去汞得到金的合金,混汞法提金过程中。汞对环境的污染包括汞以蒸气的形式进入大气及随尾矿进入环境 汞在常温下具有挥发性,汞蒸气可以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当环境中汞含量高时,还能通过生物链作用而产生富集.进而危及人体健康。汞对人体的危害主要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及肾脏,此外对呼吸系统,皮肤,血液及眼睛也有一定的影响,由于汞毒性强。对操作人员和生态环境危害严重,因此严禁采用混汞法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