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建筑设计5,3,1、多层砌体承重结构的建筑.体形应简单.长高比不宜大于3,室内地坪应高出室外地坪不小于450mm。上述规定的目的是,前者在于加强建筑物的整体刚度、增强其抵抗不均匀沉降的能力,后者为建筑物周围排水通畅创造有利条件,减少地基浸水湿陷的概率,工程实践表明、长高比大于3的多层砌体房屋.地基不均匀下沉往往会导致严重破坏,例如 1 西安某厂有一栋四层宿舍楼、砌体结构,横墙承重,尽管基础和每层都设有钢筋混凝土圈梁.但由于房屋长高比大于3,5,整体刚度较差 地基不均匀下沉 墙体普遍裂缝。严重影响使用.2。兰州化学公司一栋三层试验楼,砌体结构,外墙厚370mm、楼板和屋面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 条形基础埋深1。5m 地基湿陷等级,级,自重湿陷性场地,未采取处理措施,建筑物使用期间曾两次受水浸湿。沉降最大值达551mm,倾斜率最大值0。018 被迫停止使用 后对其采取纠倾措施、使建筑物恢复原位才重新使用.上述实例说明,长高比大于3的建筑物.其整体刚度和抵抗不均匀沉降的能力差、破坏后果严重 加固难度大且效果不一定好 长高比小于3的建筑物,虽倾斜严重.但整体刚度好 破坏相对轻微。易于修复和恢复使用功能、第3款规定目的是即使管道漏水,漏水限制在有限范围内,也能便于发现和检修 5.3。3 沿建筑物外墙设置散水 有利于屋面水。地面水顺利地排向雨水明沟或其他排水系统。以远离建筑物,避免雨水直接从外墙基础侧面渗入地基。5 3、4,基础施工后,其侧向一般比较狭窄、回填质量较差,为防止屋面水.周围地面水从侧向渗入地基、增加散水及其下垫层宽度较为有利 借以覆盖基础侧向的回填土、一般地区的散水伸缩缝间距为6m,12m。湿陷性黄土地区大部分昼夜温差大。气候寒冷.散水容易产生冻胀和开裂、成为渗水隐患、因此规定间距较小,5,3,5,经常受水浸湿或可能积水的地面,建筑物地基容易受水浸湿 应按防水地面设计,近年来出现了不少新的优质可靠防水材料。使用效果良好.对采用严格防水措施的建筑地面推荐采用优质可靠卷材防水层或其他行之有效的防水层。5、3 6,排水沟的材料和做法选择原则。主要是考虑一旦产生渗漏造成的后果严重程度.同样的渗漏量.高湿陷程度场地湿陷变形量大,危害也必然严重。同样道理,建筑类别高对沉降的要求相应也更严格、排水沟的材料应更好.措施也应更可靠.5。3.7,为适应地基变形,在基础梁底下往往需要预留一定高度的净空。但对此若不采取措施,地面水便可从梁底下的空间渗入地基,应采取措施防止出现上述情况。基于同样的理由.采光井也应作好防排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