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黄土湿陷性评价4。4,1。黄土的湿陷性和湿陷程度 应按室内浸水 饱和 压缩试验、在一定压力下测定的湿陷系数δs判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δs。0。015时、应定为湿陷性黄土,当δs 0.015时、应定为非湿陷性黄土 2,湿陷性黄土的湿陷程度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0、015,δs 0.030时。湿陷性轻微 2 当0,030,δs。0,070时,湿陷性中等,3。当δs。0.070时,湿陷性强烈,4,4、2 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湿陷类型.应按自重湿陷量实测值,zs或自重湿陷量计算值。zs判定 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自重湿陷量实测值.zs或自重湿陷量计算值。zs小于或等于70mm时、应定为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2 自重湿陷量实测值 zs或自重湿陷量计算值,zs大于70mm时.应定为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 3,按自重湿陷量实测值和自重湿陷量计算值判定出现矛盾时。应按自重湿陷量实测值判定.4、4,3,湿陷性黄土场地自重湿陷量计算值应按下式计算.式中,zs,自重湿陷量计算值,mm,应自天然地面、挖,填方场地应自设计地面。算起 计算至其下非湿陷性黄土层的顶面止,勘探点未穿透湿陷性黄土层时,应计算至控制性勘探点深度止 其中自重湿陷系数δzs值小于0。015的土层不累计,δzsi,第i层土的自重湿陷系数、hi、第i层土的厚度。mm,β0。因地区土质而异的修正系数 缺乏实测资料时.可按表4,4。3取值.表4,4.3,因地区土质而异的修正系数4,4 4,湿陷性黄土地基受水浸湿饱和。其湿陷量计算值应按下式计算,式中.s 湿陷量计算值。mm,应自基础底面,基底标高不确定时,自地面下1 5m。算起,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 累计至基底下10m深度止,当地基压缩层深度大于10m时累计至压缩层深度,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 累计至非湿陷性黄土层的顶面止 控制性勘探点未穿透湿陷性黄土层时.累计至控制性勘探点深度止 其中湿陷系数值小于0。015的土层不累计,δsi,第i层土的湿陷系数,按本标准第4,3节的规定取值.基础尺寸和基底压力已知时,可采用p.δs曲线上按基础附加压力和上覆土饱和自重压力之和对应的δs值、hi、第i层土的厚度 mm,β 考虑基底下地基土的受力状态及地区等因素的修正系数、缺乏实测资料时,可按表4 4,4.1的规定取值、α,不同深度地基土浸水机率系数、按地区经验取值.无地区经验时可按表4。4。4,2取值,对地下水有可能上升至湿陷性土层内、或侧向浸水影响不可避免的区段、取α,1 0.表4。4,4.1。修正系数β表4,4,4 2。浸水机率系数α4 4 5.湿陷性黄土的湿陷起始压力psh值可按下列方法确定,1.当按现场静载荷试验结果确定时,应在压力与浸水下沉量、p。Ss,曲线上 取转折点所对应的压力作为湿陷起始压力值,曲线上的转折点不明显时,可取浸水下沉量,Ss,与承压板直径,d,或宽度、b,之比等于0,017所对应的压力作为湿陷起始压力值,2,当按室内压缩试验结果确定时、宜在p,δs曲线上取δs,0 015所对应的压力作为湿陷起始压力值。4、4,6,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应根据自重湿陷量计算值或实测值和湿陷量计算值.按表4 4。6判定。表4、4。6,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注.对70,zs.350、300,s、700一档的划分、当湿陷量的计算值,s。600mm,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zs,300mm时.可判为,级 其他情况可判为、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