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索道线路的选择与设计19.2,1、本条对索道线路选择进行了规定、1,本款规定了各种类型索道线路选择的一些基本原则.目的是为了保证索道运行的安全可靠性 2,双线循环式矿用索道的使用经验表明。凸起侧形处的承载索工作寿命要比凹陷侧形处的承载索工作寿命降低很多。因此在条件许可时.采取开挖边坡、明槽或涵洞等措施、也可缓和侧形的凸起程度,6 索道线路侧形的平滑程度是为了提高承载索或运载索的工作寿命和矿斗运行的平稳性、因此线路侧形不应有过多.过大的起伏,19。2,2.本条对单线循环式索道线路的设计进行了规定.1。跨距太小直接影响抱索器的挂结与脱开质量,故规定站前第一跨的跨距为5m,10m、2、在平坦地段或者坡度均匀的倾斜地段上配置支架时 一般重车侧采用四轮托索轮组,空车侧采用二轮式托索轮组。为了使各支架上每个托索轮的径向荷载接近相等,各支架上的荷载应力求相等 3,支架的最小高度应按照在支架处已掉落一个矿斗,运行中的矿斗以翻转状态通过时不受阻碍来确定、单线索道矿斗呈翻转状态时.高度方向的最大外形尺寸不大于3m、矿斗高度为0.8m、故支架最小高度不得小于4m。在凸起区段上。跨距受地形限制 设计时最小跨距一般取15m,不能满足时 可选用六轮或八轮托索轮组,4 最不利的荷载条件是由于线路缺斗造成的。这时所考察支架的相邻跨无矿斗,而运载索的拉力达到最大值,由于影响运载索从凹陷区段上脱索的因素较多,而国内有些单线索道的脱索事故又较频繁,因此从保证安全运行的观点出发、单线索道运载索的靠贴系数值应大于双线索道承载索的靠贴系数值。必要时、可参照单线客运索道的方法校验最小靠贴力.5 位于台风或横向风力较大地区的索道 即使靠贴系数达到1、3亦不能保证运载索不脱索,遇到这种情况时,为了保证安全 宜设置防脱索装置 19。2,3、本条对双线循环式索道线路的设计进行了规定、1。为了减小站前第一跨牵引索的波动,从而保证矿斗和牵引索可靠挂结或平稳脱开.建议站前第一跨的跨距小于斗距并不大于60m。控制空承载索在站口端的倾角与站口段轨道的倾角 是为了缓和矿斗特别是重车进站时的冲击和降低噪声,根据索道系列产品设计中偏斜鞍座在立面上的允许斜度、重车驶近站口时,承载索的倾角不得大于0 15rad、2,3。为了使矿斗顺利通过支架.特别是大跨距两端和凸起地段的支架.应将矿斗的附加压力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一方面、应控制承载索在支架上的弦折角.另一方面.应控制承载索受载后在支架上的最大折角。水平牵引式矿斗不受牵引索附加压力的作用、承载索在支架上的弦折角和最大折角可放大一些.4、规定凸起地段的支架高度不小于5m、是考虑到即使有一个矿斗掉落也不会影响其余矿斗通过、防止事故扩大、凸起地段的支架采取不小于20m跨距配置的主要目的在于,当矿斗通过凸起地段的支架时,特别是在缺斗情况下。减小牵引索在抱索器上形成的折角。控制牵引索对矿斗抱索器的压力,所谓总折角较大并受地形限制的凸起地段.是指按每个支架允许的弦折角计算所需的支架总数n,ε,δ、n为所需支架总数.ε为凸起地段的总折角 δ为每个支架允许的弦折角,大于按20m等跨距所能配置的支架数,在此情况下.用带有凸形滚轮组的连环架代替支架群 可使牵引索的附加压力转移到凸形滚轮组上 减轻对承载索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