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井筒 井底车场及硐室4、1。井.筒4。1。1。立井井筒应采用圆形断面。其断面尺寸应根据提升容器类型 数量,最大外形尺寸.井筒的装备方式.梯子间 管路,电缆布置.安全间隙及所需通过风量确定.井筒净直径宜按0,5m进级、净直径6.5m以上的井筒和采用钻井。沉井 帷幕等特殊工法施工的井筒,其净直径可不受0 5m进级限制.4 1,2。立井井筒施工方法应根据将穿过地层情况,经过技术 经济综合论证后确定,4。1 3,立井井筒井壁结构型式、支护材料及强度应根据井筒用途.服务年限,井筒所处围岩性质,施工方法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井壁可选用单层混凝土、单层钢筋混凝土,双层钢筋混凝土、双层钢筋混凝土复合材料井壁等结构形式及支护材料、2.含水丰富的厚表土层地区,表土段井壁及表土与基岩结合处的井壁应加强。3。位于地震烈度为7度及以上地区。或处于表土段不稳定地层时 井筒上段30m以内井壁必须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4.1.4,立井井筒装备形式及构件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1.提升井筒的罐道应采用冷弯方形型钢罐道 冷拔方管型钢罐道、钢与玻璃钢复合罐道、型钢组合罐道。井筒较浅 提升速度较低。绳端荷载不大的井筒可采用钢轨罐道或钢丝绳罐道。2.提升井筒的罐道梁宜采用型钢罐道梁 冷弯异型钢罐道梁.冷拔异型钢罐道梁,组合钢罐道梁。其梁的布置形式可采用简支梁 连续梁或悬臂梁,在条件允许时.宜采用悬臂梁、罐道梁竖向间距应根据所选用罐道类型.长度及罐道受力大小确定、钢罐道,钢与玻璃钢复合罐道宜为4.0m.6,0m 3,立井井筒装备中金属构件及连接件必须采取防腐蚀处理措施 4,有条件时、井筒装备构件可采用玻璃钢等耐腐蚀材料,5,立井井筒中各种梁与井壁的固定方式.宜采用金属支座,钢与玻璃钢复合支座,并宜采用树脂锚杆固定.当荷载较大 采用树脂锚杆固定不能满足要求时.应留梁窝固定。4,1 5、立井井壁结构.井筒及装备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煤矿立井井筒及硐室设计规范 GB 5038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煤矿井筒装备防腐蚀技术规范。MT,T 5017的有关规定 4 1.6,平硐或斜井断面尺寸应根据运输设备类型、下井设备最大件尺寸、管路及电缆布置。人行道宽度。操作维修要求 所需通过风量等因素确定,4,1。7。平硐或斜井断面形状及支护方式应根据井筒穿过围岩性质。地压情况,井筒用途及服务年限等因素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井筒断面形状宜选择拱形。围岩松软易膨胀.井筒地层压力较大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可选用圆形 椭圆形,马蹄形等。围岩稳定。断面小 服务年限较短时,可选用梯形或矩形 2、井口至坚硬岩层之间必须采用砌碹支护.且碹体向坚硬岩层内应至少延伸5m 当地震烈度为8度及以上时 必须采用钢筋混凝土支护、3.稳定基岩段应采用锚喷支护。井筒穿过断层破碎带,含水基岩 软弱岩层或围岩压力较大时 宜采用联合支护,4、井筒穿过容易自燃和自燃煤层时.应采用砌碹或锚喷 并应对煤壁封闭,4 1,8.斜井井筒倾角应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开拓布置。地形地质因素和所选提升运设备性能确定,4。1.9,平硐或斜井井筒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煤矿巷道断面和交岔点设计规范、GB 50419。煤矿斜井井筒及硐室设计规范、GB,50415及、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计规范。GB,50533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