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场内运输10.4、1,矿井工业场地场内辅助运输方式应根据井下辅助运输方式及工业场地的地形条件选择。场内运输需要装卸或转载作业时、应配置起重设备,窄轨铁路牵引动力宜采用柴油机车或蓄电池机车.10,4、2,当场内采用窄轨铁路运输时。其轨距。轨型应与井底车场一致 10。4 3,场内窄轨铁路的坡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机车牵引时,不宜大于20、当受地形限制必须加大纵坡时.应按牵引计算确定,2.停车线上.采用1t和1、5t矿车时.不宜大于5 采用3t和5t矿车时,不宜大于4、10。4,4。场内窄轨铁路的曲线半径应按通行车辆的固定轴距和运行速度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运行速度小于或等于1.5m、s时,不应小于通行车辆的最大轴距的7倍.2,当运行速度为1。5m.s、3,5m,s时 不应小于通行车辆的最大轴距的10倍,3,当运行速度大于3,5m,s时,不应小于通行车辆的最大轴距的15倍,4。道岔的型号应按最小曲线半径的要求选定,10 4。5。场内窄轨铁路间与相邻建,构.筑物。道路的最小距离应符合表10,4,5的规定、表10,4。5 窄轨铁路间与建.构 筑物,道路的最小距离,注、列车边缘系指其最突出的部分.10,4,6,场内道路的布置应满足生产,运输、安装,检修,消防、救护及环境卫生的要求,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场内外应联系方便。线路顺畅 短捷,工程量少,2。应与总平面布置相协调,并应划分功能分区.副井井口场地。储煤场。洗煤厂等区域的道路宜布置成环形消防通道 其他不能成环形布置的道路尽端应设有回车场地,3、应与竖向设计相协调 4 应合理分散货流和人流。并应减少或避免与窄轨铁路平交 同时应符合行车安全和行人方便的要求,5。采用汽车运煤或汽车排矸的道路宜设单独出入口。运煤汽车进出场道路宜形成环状,空.重车流应互不干扰、地磅房进车端的道路应为平坡直线段、其长度不宜小于2辆车长.在困难条件下 不应小于1辆车长 出车端的道路应有不小于1辆车长的平坡直线段 应适当布置空车等装场地.10、4。7、当场内主、次干道运输繁忙 人流集中,混合交通影响行人安全时,应沿道路两侧设置人行道,人行道最小宽度可采用1,5m 不设行车道而又经常行人的地段应设置人行通道,人行通道宽度宜为1 5m、2,0m,人行路线与井口车场、铁路站场等交叉且行人量较大时,应设立体交叉.10.4,8,场内道路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22的有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