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7。承船厢设备6,7。1,承船厢设备应包括承船厢工作闸门及其启闭机、对接锁定装置、顶紧装置、间隙密封机构 防撞装置、导向装置 钢丝绳张力均衡装置,承船厢水深调节与间隙充泄水系统、液压系统。检修锁定装置。缓冲装置,6,7 2、垂直升船机与承重结构相关联的承船厢设备应能适应各种工况下承船厢与承重结构之间的相对变位及设备轨道的制造安装误差.6。7 3。承船厢工作闸门及启闭机应符合下列规定.1、工作闸门的选型应兼顾航道漂浮物对闸门运行及止水的影响。门型可选用卧倒式平面闸门 下沉式平面闸门或下沉式弧形门。当航道漂浮物较多时.宜采用下沉式平面闸门或下沉式弧形门、当航道漂浮物较少或设有清污设施时、可采用卧倒式平面闸门.2 工作闸门的孔口净宽应与承船厢有效水域宽度相一致.孔口底高不得高于承船厢底铺板、闸门高度宜与承船厢干舷高相等 3,工作闸门应按静水启闭进行设计。宜采用双吊点液压启闭机启闭,除卧倒式平面闸门外,其他门型应在门的全关闭位置设置机械锁定装置,工作闸门启闭力宜按闸门前后.100mm 200mm水头计算,6,7 4 对接锁定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垂直升船机应设置承船厢对接锁定装置,钢丝绳卷扬式垂直升船机的对接锁定装置可同时兼作承船厢沿程锁定、对接锁定装置不得承受对接期间的承船厢纵向荷载、2。对接锁定荷载应包括承船厢对接期间因水位变化造成的承船厢内水体重量的变化量,以及船只进出承船厢过程中船形波产生的垂直附加荷载、对接锁定装置的锁定能力应按不小于锁定荷载的原则确定,齿轮齿条爬升式垂直升船机的对接锁定装置应具有超载退让功能 3.对接锁定装置的油缸及其控制阀组应采取可靠的保压措施.6,7、5.顶紧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垂直升船机应设置承船厢顶紧装置,承船厢顶紧装置的纵向荷载应包括纵向水压力。间隙密封机构顶推力,船舶撞击力。船舶系缆力,纵向风载和地震作用荷载,2.应采取有效的结构措施降低对接期间的承船厢竖向附加荷载对顶紧装置的不利影响。3.顶紧装置应采用机械式自锁机构,不得采用液压油缸直接顶紧方案,顶紧机构及其液压控制回路必须设置自锁失效安全保护装置.6 7。6.间隙密封机构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在承船厢上的间隙密封机构应具有适应对接期间闸首工作闸门变形 承船厢与之对接的闸首或闸首工作闸门相对变位的能力,2.U形密封框应由多套同步运行的液压油缸驱动 且应在油缸与密封框之间加设保压机械弹簧,密封框端面宜设两道结构形式不同的止水橡皮,3 密封框结构设计应按现行行业标准 水利水电工程钢闸门设计规范.SL 74的有关规定执行 油缸设计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设计规范。SL.41的有关规定执行.6,7.7,防撞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在承船厢两端闸门的内侧设置防撞装置、上下游防撞装置防撞构件之间的净间距应等于承船厢水域有效长度,2,防撞装置应具有缓冲船舶撞击的能力,船舶撞击能量应按设计最大船舶以承船厢内允许的航速行驶时具有的动能设计.船舶动能应按下式计算,式中 E、船舶动能,N,m、m,船舶及其附连水体总质量 kg、ν、在承船厢中的允许航速,m.s,3 防撞构件布置高度应分析船艏倾角的影响 且宜位于承船厢设计水位线以上0.5m处。4、防撞装置宜采用带缓冲油缸的钢丝绳防撞形式,船舶缓冲距离应按钢丝绳支承跨度、油缸缓冲行程.钢丝绳弹性变形等进行核算。且钢丝绳不得碰触承船厢工作闸门、钢丝绳、油缸缓冲行程应符合下列规定,1,防撞钢丝绳安全系数不应小于4。0、且宜选用预拉伸镀锌钢丝绳。2.油缸缓冲行程应按下式计算,式中 S,油缸缓冲行程,m m,船舶及其附连水体总质量。kg、p.压力阀设定油压。N m2、d,油缸内径、m.d0 活塞杆直径。m,k、安全系数 取1.8、2,0、6 7、8。导向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承船厢上应对称设置纵、横向导向装置,导向装置的布置位置应结合导轨布置方案确定。横向导向装置宜设在承船厢两侧的外端.纵向导向装置宜靠近承船厢横向中心线布置。2,导向装置宜采用带预紧弹簧的弹性导轮,每个方向导轮的弹簧总预紧荷载应按不小于承船厢在非工作风压作用下的风荷载确定,风荷载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Pw,作用在导向装置上的风荷载,N,C。风力系数,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水利水电工程启闭机设计规范、SL 41的有关要求执行 Kh。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本项计算中可取Kh。1。0 q。非工作风压 N、m2、本项计算中可取q。800N.m2。A。承船厢及厢内船舶垂直于风向的总迎风面积。m2、6 7、9.钢丝绳张力均衡装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丝绳卷扬式升船机应设置提升钢丝绳和可控平衡重钢丝绳张力均衡装置,钢丝绳张力均衡装置宜采用液压油缸形式,且应具备在静止状况下调平承船厢的功能,2。液压油缸的有效行程应根据提升钢丝绳最大悬吊长度,钢丝绳弹性模量,液压系统控制方式等因素确定.且不宜小于500mm,3.液压油缸宜设置活塞杆机械锁紧装置,机械锁紧装置及油缸其他承受拉力构件的强度安全系数不应小于3 0,油缸上应设行程检测装置和压力检测装置 油缸与承船厢之间应设钢丝绳张力检测装置。6、7 10,水深调节与间隙充泄水系统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置在承船厢上的水深调节与间隙充泄水系统。应根据升船机工程的具体运行条件。兼顾升船机的运量要求.船舶允许系缆力和水泵流量等因素,确定调节承船厢水深的时间。每次最长调节时间不宜大于5min,间隙充泄水系统抽、排间隙水的时间不宜大于2min。2。除电动机、水泵组和管道系统外,承船厢水深调节与间隙充泄水系统内还应配置工作阀门。检修阀门,补排气阀门和补偿装置.设备配置应保证系统可双向运行.6,7 11、承船厢上的液压机构宜由液压系统集中操作 液压泵站应布置在机房或机舱内,液压泵站的数量应根据泵站至各执行机构的距离.液压控制回路的复杂程度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