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则1,0,1 为使地铁工程设计达到安全可靠,功能合理、经济适用 节能环保,技术先进。制定本规范 1。0 2,本规范适用于最高运行速度不超过100km h,采用常规电机驱动列车的钢轮钢轨地铁新建工程的设计、1,0、3、地铁应布设在城市客运量大的主要客运通道上,1。0、4。地铁工程设计、应符合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及近期建设规划.并应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相协调,1 0 5,地铁工程设计有关线路功能定位。服务水平、系统运能 线路走向及起讫点。车辆基地选址和资源共享等,应依据远景线网规划确定。并应符合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文件,1.0,6。地铁工程设计应根据远景线网规划,处理与其他线路的关系,并应预留续建工程的连接条件.地铁线路间及地铁与其他交通系统间的衔接。应做到换乘安全,便捷,1,0。7。地铁设计应提倡科技创新、贯彻节约资源和集约化建设的原则,1。0,8。地铁工程的设计年限应分为初期,近期 远期。初期可按建成通车后第3年确定.近期应按建成通车后第10年确定,远期应按建成通车后第25年确定.1、0,9。地铁各线路的建设时序和线路设计长度应根据城市形态,规模.客流分布状况.发展需求 以及技术经济合理原则确定。并应经政府主编部门的批准、1,0、10.车辆基地、停车场,联络线。控制中心和主变电所。应根据线网规划及建设时序统筹布设。1 0,11、地铁工程的建设规模,设备容量、以及车辆基地和停车场等的用地面积.应按预测的远期或客流控制期客流量。列车通过能力和资源共享原则确定,对于可分期建设的工程和可分期配置的设备,宜分期续建和增设.1、0,12,地铁的主体结构工程,以及因结构损坏或大修对地铁运营安全有严重影响的其他结构工程,设计使用年限不应低于100年,1,0.13,地铁线路应采用1435mm标准轨距、正线应采用右侧行车的双线线路,1、0 14,地铁线路应为全封闭式,并宜高密度组织运行,系统设计远期最大能力应满足行车密度不小于30对。h列车的要求 1,0,15、在确定地铁系统运能时 车厢有效空余地板面积上站立乘客标准宜按每平方米站立5名 6名乘客计算、1,0。16,地铁车辆基地可根据具体情况一条线路设置一座或几条线路合建一座,当一条线路长度超过20km时 可根据运营需要,在适当位置增设停车场 1,0,17 地铁浅埋。高架及地面线路设计时。应采取降低噪声、减少振动和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措施,1,0。18。在中心城区外有条件的地方 地铁宜采用高架或地面线路。高架和地面的建筑结构形式和体量,应与城市景观和周围环境相协调、1,0.19、地铁工程设计应采取防火灾,水淹。地震,风暴,冰雪.雷击等灾害的措施.1 0、20。地铁工程应设置安防设施。安防设施的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有关规定外.尚应合理设置安全检查设备的接口。监控系统,危险品处理设施,以及相关用房等、1.0、21。地铁工程应设置无障碍乘行和使用设施,1 0、22、对下穿河流和湖泊等水域的地铁隧道工程、当水下隧道出现损坏水体可能危及两端其他区段安全时。应在隧道下穿水域的两端设置防淹门或采取其他防水淹措施.1。0。23 地铁机电设备及车辆、应采用满足功能要求,技术经济合理的成熟产品,并应标准化,系列化和立足于国内生产.以及有利于行车管理.客运组织和设备维护。1.0,24.地铁设计应在不影响安全可靠和使用功能的条件下,采取降低工程造价和有利于节省运营成本的措施、1,0.25,地铁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