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3、线路纵断面6.3 1,线路坡度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正线的最大坡度宜采用30,困难地段最大坡度可采用35 在山地城市的特殊地形地区,经技术经济比较,有充分依据时。最大坡度可采用40、2.联络线.出入线的最大坡度宜采用40。3.区间隧道的线路最小坡度宜采用3 困难条件下可采用2.区间地面线和高架线 当具有有效排水措施时、可采用平坡 注。最大,最小坡度的规定,均不应计各种坡度折减值.6 3、2,车站及其配线坡度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车站宜布置在纵断面的凸型部位上,可根据具体条件.按节能坡理念,设计合理的进出站坡度和坡段长度,2、车站站台范围内的线路应设在一个坡道上.坡度宜采用2 当具有有效排水措施或与相邻建筑物合建时、可采用平坡,3,具有夜间停放车辆功能的配线、应布置在面向车挡或区间的下坡道上,隧道内的坡度宜为2 地面和高架桥上坡度不应大于1,5。4,道岔宜设在不大于5。的坡道上、在困难地段应采用无砟道床 尖轨后端为固定接头的道岔,可设在不大于10 的坡道上 5、车场内的库。棚,线宜设在平坡道上,库外停放车的线路坡度不应大于1,5 咽喉区道岔坡度不宜大于3,0.6、3,3.坡段与竖曲线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线路坡段长度不宜小于远期列车长度、并应满足相邻竖曲线间的夹直线长度不小于50m的要求,2,两相邻坡段的坡度代数差等于或大于2 时、应设圆曲线型的竖曲线连接、竖曲线的半径不应小于表6,3。3的规定.表6,3 3,竖曲线半径,m、3,车站站台有效长度内和道岔范围内不得设置竖曲线、竖曲线离开道岔端部的距离应符合表6 2,4。2的规定,6,3、4,正线坡度大于24,连续高差达16m以上的长大陡坡地段。应根据线路平纵断面和气候条件,核查车辆的编组及其牵引和制动的动力性能 以及故障运行能力。长大坡段不宜与平面小半径曲线重叠 同时应对道床排水沟断面进行校核.6、3,5,区间纵断面设计的最低点位置,应兼顾与区间排水泵房和区间联络通道位置结合.当排水管采用竖井引出方式时、地面应具有竖井实施条件,6 3。6。竖曲线与缓和曲线或超高顺坡段在有砟道床地段不得重叠、在无砟道床地段竖曲线与缓和曲线重叠时、每条钢轨的超高最大顺坡率不得大于1。5。